糖友园地
使出洪荒之力,让糖尿病远离抑郁!
傅园慧说,我很满意!亲爱的糖尿病患者们,他们对自己的状况满意吗?
之前,傅园慧勇夺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铜牌,但其实,征服我们的不是这块奖牌,而是她的乐观开朗、逗比欢乐,以及那一句句“我很满意!”。
而回到我们关爱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就不一定能找到那么多快乐的人——别以为不开心是小事,抑郁对人的危害是严重的,就糖尿病而言,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不仅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加速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不利。
鉴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6年教育管理研讨会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教授与大家探讨了糖尿病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现状和诊疗——
糖尿病患者容易抑郁吗?
答案是肯定的。曾有一项纳入10项研究、5万多名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为17.6%,几乎是无2型糖尿病人群患病率(9.8%)的2倍!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更高,为23.8%,男性为12.8%。
糖尿病患者抑郁了,有哪些危害?
如果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那么这个“感冒”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一击。
1,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会造成血糖升高;
2,降低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3,影响糖尿病的控制便会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4,抑郁导致的自杀行为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
5,抑郁的复发次数越多,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会越差。
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抑郁?
袁勇贵教授提出,目前我国还没有无针对糖尿病人群筛查的统一标准,但有一个PHQ-9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的有效性最好:
糖尿病+抑郁,如何治疗?
1,治疗目标:
糖尿病共病抑郁应该聚焦于抑郁症的缓解或改善,以及改善血糖的控制:
2,治疗建议:
第一阶段:轻度抑郁(或造成损害的阈下抑郁症状)
如果没有自杀或者其他急性危险,可给予初级照料,给予疾病教育、生活方式建议、支持等,如果是复发性抑郁,可考虑药物或心理治疗。
第二阶段:中度抑郁(或1阶段治疗反应不佳的持续性轻度抑郁)
需给予抗抑郁治疗,可选择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对于复发性抑郁,可以考虑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
第三阶段:重度抑郁(或经2阶段治疗反应不佳的中度抑郁)
药物治疗为一线选择,通常联合心理治疗。
第四阶段:极重度抑郁(或经3阶段治疗反应不佳的重度抑郁)
首选药物治疗,并且在住院环境下进行,心理治疗的疗效通常不足,有时难以对这部分患者实施,故不建议在早期选择,可在药物起效后加用心理治疗。
没有抑郁?那你是否心里痛苦?
有很多患者可能会说,我看了量表,我没有抑郁啊!没有抑郁是好事,但还要注意——
这次大会上,袁勇贵教授为我们提到了一个新的名词:糖尿病-心里痛苦(diabetes-distress DD),是指糖尿病患者针对患上糖尿病、不适症状、糖尿病管理、糖尿病并发症等的情绪反应,发生率约为10-30%。而研究结果显示,DD与自评抑郁症状呈中-高度正相关。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重视自己的心态调整和情绪变化,家中有糖尿病人(特别是高龄糖友)更要时常关注患者的情绪,不要畏惧心理科的咨询和治疗,必要时到医院咨询、就诊。
像傅园慧一样,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同时又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健康。